冬奧會正熱 體育賽事增量增值市場值得安防持續關注
來源:中國安防行業網
當下,北京冬奧會各個賽場正演繹著競技體育的魅力,其中科技奧運的魅力從開幕式到各個場館的表現讓人記憶猶新。
產品技術的創新拓展新的應用場景,應用場景下的新需求又反過來促進技術創新,更提高了行業及企業對未來體育應用市場的新期許。AI+安防能夠融入體育場景化應用的深處正是基于這種良性循環,在滿足體育領域現有的安全防范市場需求下持續拓展更大的市場空間。
體育賽事增量市場值得安防持續關注
當下,我國正由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砥礪奮進,國家不斷出臺促進體育事業和產業發展的文件政策,持續深化體育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2019年印發的《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提出,到2035年人均體育場地面積要達到2.5平方米;在這期間我國還要舉辦2022年北京冬奧會、2022年杭州亞運會、2025年成都世運會以及足球世俱杯、亞洲杯等一系列國際重大體育賽事,相應的體育場館、場地也正在加緊規劃設計、建設施工中。
在2月9日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體育總局群眾體育司負責人邱汝介紹,中央財政資金投入近47億元,每年支持上千個公共體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開放,每年大約有2億人次享受體育健身的優惠政策。下一步,國家體育總局將推動構建服務社區居民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十四五”期間,將新建改擴建1000個以上體育公園,同時,加強全民健身器材配建管理。
體育場館、場地等基礎設施迎來建設高潮以及重大體育賽事的舉辦,勢必將帶動作為配套建設項目智能安防系統的新需求,體育賽事領域的增量應用市場依然值得安防行業持續關注。
存量市場智慧化增值市場正啟航
除了增量應用市場,伴隨著數字化浪潮的來臨,體育場館及賽事活動領域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帶來的存量增值市場更值得行業期待。特別是"智能體育"的提出,讓AI+安防在體育增值應用市場將可能擦出更多火花,以滿足當下市場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多層次的體育需求。
《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明確提出"運用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信息技術,推進全民健身智慧化發展。"2020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的意見》中也提出大力發展智能體育,培育在線健身等體育消費新業態。
智能體育不但涵蓋原有體育場館的智慧化升級,提升體育參與者自助式的智慧化體驗;更包括場館借助智能化軟硬件,實現數字化轉型,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例如在正在舉辦的冬奧會,組委會構建了基于5G的能源管理、設備檢測預警、安防管理、交通調度等,實現智慧場館的可控、可視。
同時,體育場館運營方或者體育賽事活動組織方還可通過基于AI+視覺技術實現體育參與者的各種運動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比如肢體動作、運動頻率、運動狀態等,從而提供更加針對性運動指導、體育營銷等增值性服務。
另外,隨著5G技術、4K/8k超高清技術更廣泛的應用,體育賽事運營除了提供更高畫質的賽事直播,更可借助VR\AR技術的應用實現互動式、沉浸式觀賽新體驗。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雖然傳統線下體育賽事受到影響,但體育新模式、新業態迅猛發展,個人及家庭式體育智能軟硬件產品層出不窮,以近兩年興起的健身鏡為例,其通過AI攝像頭及運動算法識別,實現人機交互,幫助用戶實現科學健身。正是疫情期間用戶居家健身需求激增的產物。